PMP7(4):敏捷实践指南
摘要内容写在此处
敏捷概述
高度不确定的项目变化速度快,复杂性和风险也高。这些特点可能会给预测法带来问题,传统预测法旨在预先确定大部分需求,并通过变更请求过程控制变更。而敏捷方法的出现是为了在短时间内探讨可行性,根据评估和反馈快速调整。
敏捷宣言
四大价值观
我们正在通过亲自开发和帮助他人开发,发现开发软件的更好方法,通过这项工作,我们开始重视:
- 个体及互动而不是过程和工具
- 可用的软件而不是完整的文档
- 客户合作而不是合同谈判
- 应对变更而不是遵循计划
也就是说,右栏中的项目固然有价值,但我们更重视左栏中的项目。
十二大原则
- 我们的最高目标是,通过尽早持续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满足客户的需求。
- 欢迎对需求提出变更,即使在项目开发后期也不例外。敏捷过程要善于利用需求变更,帮助客户获得竞争优势。
- 要经常交付可用的软件,周期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,且越短越好。
- 项目实施过程中,业务人员与开发人员必须始终通力协作。
- 要善于激励项目人员,给予他们所需要的环境和支持,并相信他们能够完成任务。
- 无论是对开发团队还是团队内部,信息传达最有效的方法都是面对面的交谈。
- 可用的软件是衡量进度的首要衡量标准。
- 敏捷过程提倡可持续的开发。项目发起人、开发人员和用户应该都能够始终保持步调稳定。
- 对持术的精益求精以及对设计的不断完善将提高敏捷性。
- 简洁,即尽最大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,这是一门艺术。
- 最佳的架构、需求和设计将出自于自组织团队。
- 团队要定期反省怎样做才能更有效,并相应地调整团队的行为。
PMP7(4):敏捷实践指南